阿尔茨海默病可防可控 远离老年痴呆 不做“老糊涂”

2018-09-20 15:40:00
海南日报
原创
3990

 



  ■ 本报记者 徐晗溪 通讯员 何和智 

   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 痴呆,是一种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是导致老年人认知障碍最常见的原因。每年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马琳教授表示,身体锻炼、认知能力锻炼以及多参加社会活动等良好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有助于降低患病的机率。除了年龄和遗传因素不可改变,其它危险因素都可以通过积极的行为干预,预防和减缓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

  近事记忆减退是早期临床表现

  叫不出熟人的名字、丢三落四、把剪刀放到冰箱里、经常头晕脑胀、多疑猜忌……老人出现这些症状,常常被家人当做是“老糊涂”,殊不知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阿尔茨海默病,就是我们平常称呼的“ 老年痴呆症”。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马琳教授指出,并不是所有的老年期痴呆都是由阿尔茨海默病导致的,脑血管疾病等原因也会造成老年期痴呆。

  数据显示,我国老年期痴呆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多数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65岁以上老年人群中,痴呆的患病率为5.0%-7.0%,约有近1000万的患者,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这个数据还在逐年攀升。

  据马琳介绍,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原因复杂,主要侵犯大脑皮层和海马神经元引起进行性认知功能下降的变性疾病,早期表现为近事记忆减退,主要是铭记功能受损,患者记不清当下的事情,但还能记住以前的事情。比如炒菜放两次盐、做完饭忘记关煤气、不知道穿衣服的次序、词语复述困难、说的话或写的句子让人无法理解等。

  “每个人都会衰老,年龄大了也会出现记忆力衰退等现象。但阿尔茨海默病的区别在于异常老化,而非正常的衰老过程。”马琳表示,正是我们常误认为年纪大记性变差是自然而然的事,很多患者在明显记忆减退、情绪异常、生活无法自理后才就诊,从而错过了早期发现疾病的机会。

  中年人也可能得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有发病年龄提前的趋势,中年人特别是高危人群,也要做好预防工作。”马琳指出,阿尔茨海默病多在65岁以后发病,但阿尔茨海默病的首发病例是一位55岁的女性,因此65岁之前、之后都有发病的可能性,并且至今还没有任何方法可以阻止阿尔茨海默病的发展,但是早期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可以减少患病率。

  “更高的受教育程度以及活到老学到老的生活态度也有助于降低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或者对病程发展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马琳表示,可以降低阿尔茨海默病患病风险的非医疗手段包括身体锻炼、认知能力锻炼、更高的受教育水平以及多参加社会活动等良好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也有助于降低患病的机率。

  在老年期痴呆中,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占绝大多数。马琳提醒,目前已有一些研究提示,阿尔茨海默病发病与高血压、高血胆固醇水平、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病症有一定关系,有相应病症与家族病史者应提高警惕。

  马琳建议高危人群应配合医生定期做检查。“现在的医疗手段已经相对比较发达,一方面可以做认知功能和精神症状评测,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血液检测、结构性神经影像学检查、功能性神经影像、脑电图、脑脊液分析等技术手段做筛查。”马琳说。

  马琳表示,除了年龄和遗传因素不可改变,其它危险因素都可以通过积极的行为干预,达到预防和减缓痴呆发生和进展的目的。

  医生提醒:

  阿尔茨海默病十大危险信号:

  1.记忆力日渐衰退,影响日常起居活动,如炒菜放两次盐,做完饭忘记关煤气

  2.处理熟悉的事情出现困难,难以胜任日常家务,如不知道穿衣服的次序、做饭菜的步骤

  3.语言表达出现困难,如忘记简单的词语,说的话或写的句子让人无法理解

  4.对时间、地点及人物日渐感到混淆,如不记得今天几号、星期几,自己在哪个省份

  5.判断力日渐减退,如烈日下穿着棉袄,寒冬时却穿薄衣

  6.理解力或合理安排事物的能力下降,如跟不上他人交谈的思路,或不能按时支付各种账单

  7.常把东西乱放在不适当的地方,如将熨斗放进洗衣机

  8.情绪表现不稳及行为较前显得异常,如情绪快速涨落,变得喜怒无常

  9.性格出现转变,如可变得多疑、淡漠、焦虑或粗暴等

  10.失去做事的主动性,如终日消磨时日,对以前的爱好也没有兴趣


发表评论
评论通过审核后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