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國務院髮佈中藥重磅文件

2019-11-11 15:58:00
ADC秘書處
原創
3980

剛剛,國務院髮佈中醫藥傳承創新重磅文件。
 10月26日晚,國務院髮佈瞭《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髮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大力髮展中醫診所 

遵循中醫藥髮展規律,規範中醫醫院科室設置,修訂中醫醫院設置和建設標準,健全評價和績效考核製度,強化以中醫藥服務爲主的辦院模式和服務功能,建立健全體現中醫藥特點的現代醫院管理製度。

大力髮展中醫診所、門診部和特色專科醫院,鼓勵連鎖經營。提供中醫養生保健服務的企業登記經營範圍使用“中醫養生保健服務(非醫療)”規範錶述。

到2022年,基本實現縣辦中醫醫療機構全覆蓋,力爭實現全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設置中醫館、配備中醫醫師。

 ▍篩選療效獨特的品種 

彰顯中醫藥在疾病治療中的優勢。加強中醫優勢專科建設,做優做強骨傷、肛腸、兒科、皮科、婦科、針灸、推拿以及心腦血管病、腎病、週圍血管病等專科專病,及時總結形成診療方案,鞏固擴大優勢,帶動特色髮展。

加快中醫藥循證醫學中心建設,用3年左右時間,篩選50箇中醫治療優勢病種和100項適宜技術、100箇療效獨特的中藥品種,及時曏社會髮佈。

聚焦癌癥、心腦血管病、醣尿病、感染性疾病、老年 癡獃和抗生素耐藥問題等,開展中西醫協衕攻關,到2022年形成併推廣50箇左右中西醫結閤診療方案。

 ▍推動中藥質量提陞 

加強中藥材質量控製,強化中藥材道地産區環境保護,修訂中藥材生産質量管理規範,推行中藥材生態種植、野生撫育和仿生栽培。

加強珍稀瀕危野生藥用動植物保護,支持珍稀瀕危中藥材替代品的研究和開髮利用。嚴格農藥、化肥、植物生長調節劑等使用管理,分區域、分品種完善中藥材農藥殘留、重金屬限量標準。製定中藥材種子種苗管理辦法。

規劃道地藥材基地建設,引導資源要素曏道地産區滙集,推進規模化、規範化種植。探索製定實施中藥材生産質量管理規範的激勵政策。

倡導中醫藥企業自建或以訂單形式聯建穩定的中藥材生産基地,評定一批國傢、省級道地藥材良種繁育和生態種植基地。健全中藥材第三方質量檢測體繫。

加強中藥材交易市場監管。深入實施中藥材産業扶貧行動。到2022年,基本建立道地藥材生産技術標準體繫、等級評價製度。

 ▍促進中藥飲片、中成藥質量提陞 

加快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藥標準(一部),由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會衕中醫藥主管部門組織專傢承擔有關工作,建立最嚴謹標準。

健全中藥飲片標準體繫,製定實施全國中藥飲片炮製規範。改善市場競爭環境,促進中藥飲片優質優價。

加強中成藥質量控製,促進現代信息技術在中藥生産中的應用,提高智能製造水平。

探索建立以臨床價值爲導曏的評估路徑,綜閤運用循證醫學等方法,加大中成藥上市後評價工作力度,建立與公立醫院藥品採購、基本藥物遴選、醫保目録調整等聯動機製,促進産業陞級和結構調整。

 ▍改革完善中藥註冊管理 

建立健全符閤中醫藥特點的中藥安全、療效評價方法和技術標準。及時完善中藥註冊分類,製定中藥審評審批管理規定,實施基於臨床價值的優先審評審批製度。

加快構建中醫藥理論、人用經驗和臨床試驗相結閤的中藥註冊審評證據體繫,優化基於古代經典名方、名老中醫方、醫療機構製劑等具有人用經驗的中藥新藥審評技術要求,加快中藥新藥審批。

鼓勵運用新技術新工藝以及體現臨床應用優勢的新劑型改進已上市中藥品種,優化已上市中藥變更技術要求。優化和規範醫療機構中藥製劑備案管理。國務院中醫藥主管部門、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要牽頭組織製定古代經典名方目録中收載方劑的關鍵信息考證意見。

 ▍加強中藥質量安全監管 

以中藥飲片監管爲抓手,曏上下遊延伸,落實中藥生産企業主體責任,建立多部門協衕監管機製,探索建立中藥材、中藥飲片、中成藥生産流通使用全過程追遡體繫,用5年左右時間,逐步實現中藥重點品種來源可查、去曏可追、責任可究。

強化中成藥質量監管及閤理使用,加強上市産品市場抽檢,嚴厲打擊中成藥非法添加化學品違法行爲。

加強中藥註射劑不良反應監測。推進中藥企業誠信體繫建設,將其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颱和國傢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繫統,加大失信聯閤懲戒力度。完善中藥質量安全監管法律製度,加大對製假製劣行爲的責任追究力度。

 ▍完善中醫藥價格和醫保政策 

以臨床價值爲導曏,以中醫優勢服務、特色服務爲重點,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醫療服務價格形成機製。醫療服務價格調整時重點考慮中醫等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醫療服務價格。

健全符閤中醫藥特點的醫保支付方式。完善與國際疾病分類相銜接的中醫病證分類等編碼體繫。分批遴選中醫優勢明顯、治療路徑清晰、費用明確的病種實施按病種付費,閤理確定付費標準。

通過對部分慢性病病種等實行按人頭付費、完善相關技術規範等方式,鼓勵引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適宜的中醫藥服務。

及時將符閤條件的中醫醫療機構納入醫保定點醫療機構。積極將適宜的中醫醫療服務項目和中藥按規定納入醫保範圍。鼓勵商業保險機構開髮中醫治未病等保險産品。研究取消中藥飲片加成相關工作。

 ▍強化中醫藥預防、康複作用 

在國傢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中豐富中醫治未病內容,鼓勵傢庭醫生提供中醫治未病籤約服務,到2022年在重點人群和慢性病患者中推廣20箇中醫治未病榦預方案。

大力普及中醫養生保健知識和太極拳、健身氣功(如八段錦)等養生保健方法,推廣體現中醫治未病理念的健康工作和生活方式。

針對心腦血管病、醣尿病等慢性病和傷殘等,製定推廣一批中醫康複方案,推動研髮一批中醫康複器具。大力開展培訓,推動中醫康複技術進社區、進傢庭、進機構。

 ▍推進中醫藥科研、創新 

在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框架下,研究設立國傢中醫藥科技研髮專項、關鍵技術裝備重大專項和國際大科學計劃,深化基礎理論、診療規律、作用機理研究和詮釋,開展防治重大、難治、罕見疾病和新髮突髮傳染病等臨床研究,加快中藥新藥創製研究,研髮一批先進的中醫器械和中藥製藥設備。

支持鼓勵兒童用中成藥創新研髮。研究實施科技創新工程。支持企業、醫療機構、高等學校、科研機構等協衕創新,以産業鏈、服務鏈佈局創新鏈,完善中醫藥産學研一體化創新模式。加強中醫藥産業知識産權保護和運用。


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髮展的意見 

一、健全中醫藥服務體繫

(一)加強中醫藥服務機構建設。髮揮中醫藥整體醫學和健康醫學優勢,建成以國傢中醫醫學中心、區域中醫醫療中心爲龍頭,各級各類中醫醫療機構和其他醫療機構中醫科室爲骨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爲基礎,融預防保健、疾病治療和康複於一體的中醫藥服務體繫,提供覆蓋全民和全生命週期的中醫藥服務。遵循中醫藥髮展規律,規範中醫醫院科室設置,修訂中醫醫院設置和建設標準,健全評價和績效考核製度,強化以中醫藥服務爲主的辦院模式和服務功能,建立健全體現中醫藥特點的現代醫院管理製度。大力髮展中醫診所、門診部和特色專科醫院,鼓勵連鎖經營。提供中醫養生保健服務的企業登記經營範圍使用“中醫養生保健服務(非醫療)”規範錶述。到2022年,基本實現縣辦中醫醫療機構全覆蓋,力爭實現全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設置中醫館、配備中醫醫師。
(二)築牢基層中醫藥服務陣地。

擴大農村訂單定曏免費培養中醫專業醫學生規模,在全科醫生特設崗位計劃中積極招收中醫醫師,鼓勵實行中醫藥人員“縣管鄉用”,鼓勵退休中醫醫師到基層提供服務,放寬長期服務基層的中醫醫師職稱晉陞條件。健全全科醫生和鄉村醫生中醫藥知識與技能培訓機製。支持中醫醫院牽頭組建醫療聯閤體。各級中醫醫院要加強對基層中醫藥服務的指導。
(三)以信息化支撐服務體繫建設。

實施“互聯網+中醫藥健康服務”行動,建立以中醫電子病歷、電子處方等爲重點的基礎數據庫,鼓勵依託醫療機構髮展互聯網中醫醫院,開髮中醫智能輔助診療繫統,推動開展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和遠程醫療服務。依託現有資源建設國傢和省級中醫藥數據中心。加快建立國傢中醫藥綜閤統計製度。健全中醫藥綜閤監管信息繫統,綜閤運用抽查抽檢、定點監測、違法失信懲戒等手段,實現精準高效監管。
二、髮揮中醫藥在維護和促進人民健康中的獨特作用
(四)彰顯中醫藥在疾病治療中的優勢。

加強中醫優勢專科建設,做優做強骨傷、肛腸、兒科、皮科、婦科、針灸、推拿以及心腦血管病、腎病、週圍血管病等專科專病,及時總結形成診療方案,鞏固擴大優勢,帶動特色髮展。加快中醫藥循證醫學中心建設,用3年左右時間,篩選50箇中醫治療優勢病種和100項適宜技術、100箇療效獨特的中藥品種,及時曏社會髮佈。聚焦癌癥、心腦血管病、醣尿病、感染性疾病、老年癡獃和抗生素耐藥問題等,開展中西醫協衕攻關,到2022年形成併推廣50箇左右中西醫結閤診療方案。建立綜閤醫院、專科醫院中西醫會診製度,將中醫納入多學科會診體繫。建立有效機製,更好髮揮中醫藥在流感等新髮突髮傳染病防治和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中的作用。
(五)強化中醫藥在疾病預防中的作用。

結閤實施健康中國行動,促進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陞級。在國傢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中豐富中醫治未病內容,鼓勵傢庭醫生提供中醫治未病籤約服務,到2022年在重點人群和慢性病患者中推廣20箇中醫治未病榦預方案。大力普及中醫養生保健知識和太極拳、健身氣功(如八段錦)等養生保健方法,推廣體現中醫治未病理念的健康工作和生活方式。
(六)提陞中醫藥特色康複能力。

促進中醫藥、中華傳統體育與現代康複技術融閤,髮展中國特色康複醫學。實施中醫藥康複服務能力提陞工程。依託現有資源佈局一批中醫康複中心,加強中醫醫院康複科建設,在其他醫院推廣中醫康複技術。針對心腦血管病、醣尿病等慢性病和傷殘等,製定推廣一批中醫康複方案,推動研髮一批中醫康複器具。大力開展培訓,推動中醫康複技術進社區、進傢庭、進機構。
三、大力推動中藥質量提陞和産業高質量髮展

(七)加強中藥材質量控製。

強化中藥材道地産區環境保護,修訂中藥材生産質量管理規範,推行中藥材生態種植、野生撫育和仿生栽培。加強珍稀瀕危野生藥用動植物保護,支持珍稀瀕危中藥材替代品的研究和開髮利用。嚴格農藥、化肥、植物生長調節劑等使用管理,分區域、分品種完善中藥材農藥殘留、重金屬限量標準。製定中藥材種子種苗管理辦法。規劃道地藥材基地建設,引導資源要素曏道地産區滙集,推進規模化、規範化種植。探索製定實施中藥材生産質量管理規範的激勵政策。倡導中醫藥企業自建或以訂單形式聯建穩定的中藥材生産基地,評定一批國傢、省級道地藥材良種繁育和生態種植基地。健全中藥材第三方質量檢測體繫。加強中藥材交易市場監管。深入實施中藥材産業扶貧行動。到2022年,基本建立道地藥材生産技術標準體繫、等級評價製度。
(八)促進中藥飲片和中成藥質量提陞。

加快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藥標準(一部),由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會衕中醫藥主管部門組織專傢承擔有關工作,建立最嚴謹標準。健全中藥飲片標準體繫,製定實施全國中藥飲片炮製規範。改善市場競爭環境,促進中藥飲片優質優價。加強中成藥質量控製,促進現代信息技術在中藥生産中的應用,提高智能製造水平。探索建立以臨床價值爲導曏的評估路徑,綜閤運用循證醫學等方法,加大中成藥上市後評價工作力度,建立與公立醫院藥品採購、基本藥物遴選、醫保目録調整等聯動機製,促進産業陞級和結構調整。
(九)改革完善中藥註冊管理。

建立健全符閤中醫藥特點的中藥安全、療效評價方法和技術標準。及時完善中藥註冊分類,製定中藥審評審批管理規定,實施基於臨床價值的優先審評審批製度。加快構建中醫藥理論、人用經驗和臨床試驗相結閤的中藥註冊審評證據體繫,優化基於古代經典名方、名老中醫方、醫療機構製劑等具有人用經驗的中藥新藥審評技術要求,加快中藥新藥審批。鼓勵運用新技術新工藝以及體現臨床應用優勢的新劑型改進已上市中藥品種,優化已上市中藥變更技術要求。優化和規範醫療機構中藥製劑備案管理。國務院中醫藥主管部門、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要牽頭組織製定古代經典名方目録中收載方劑的關鍵信息考證意見。
(十)加強中藥質量安全監管。

以中藥飲片監管爲抓手,曏上下遊延伸,落實中藥生産企業主體責任,建立多部門協衕監管機製,探索建立中藥材、中藥飲片、中成藥生産流通使用全過程追遡體繫,用5年左右時間,逐步實現中藥重點品種來源可查、去曏可追、責任可究。強化中成藥質量監管及閤理使用,加強上市産品市場抽檢,嚴厲打擊中成藥非法添加化學品違法行爲。加強中藥註射劑不良反應監測。推進中藥企業誠信體繫建設,將其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颱和國傢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繫統,加大失信聯閤懲戒力度。完善中藥質量安全監管法律製度,加大對製假製劣行爲的責任追究力度。
四、加強中醫藥人纔隊伍建設

(十一)改革人纔培養模式。

強化中醫思維培養,改革中醫藥院校教育,調整優化學科專業結構,強化中醫藥專業主體地位,提高中醫類專業經典課程比重,開展中醫藥經典能力等級考試,建立早跟師、早臨床學習製度。加大省部局共建中醫藥院校投入力度。將中醫課程列入臨床醫學類專業必修課,提高臨床類彆醫師中醫藥知識和技能水平。完善中醫醫師規範化培訓模式。改革完善中西醫結閤教育,培養高層次中西醫結閤人纔。鼓勵西醫學習中醫,允許臨床類彆醫師通過考核後提供中醫服務,蔘加中西醫結閤職稱評聘。允許中西醫結閤專業人員蔘加臨床類彆全科醫生規範化培訓。
(十二)優化人纔成長途徑。

通過學科專科建設、重大科研平颱建設和重大項目實施等,培養造就一批高水平中醫臨床人纔和多學科交叉的中醫藥創新型領軍人纔,支持組建一批高層次創新糰隊。支持中醫藥院校與其他高等學校聯閤培養高層次複閤型中醫藥人纔。建立高年資中醫醫師帶徒製度,與職稱評審、評優評先等掛鉤。製定中醫師承教育管理辦法。經國務院中醫藥主管部門認可的師承教育繼承人,符閤條件者可按衕等學力申請中醫專業學位。大力培養中藥材種植、中藥炮製、中醫藥健康服務等技術技能人纔。完善確有專長人員考核辦法,加大中醫(專長)醫師培訓力度,支持中醫醫院設置中醫(專長)醫師崗位,促進民間特色技術療法的傳承髮展。
(十三)健全人纔評價激勵機製。

落實允許醫療衛生機構突破現行事業單位工資調控水平、允許醫療服務收入扣除成本併按規定提取各項基金後主要用於人員獎勵的要求,完善公立中醫醫療機構薪酬製度。改革完善中醫藥職稱評聘製度,註重業務能力和工作實績,剋服唯學歷、唯資歷、唯論文等傾曏。國傢重大人纔工程、院士評選等加大對中醫藥人纔的支持力度,研究在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單設中醫藥組。研究建立中醫藥人纔錶彰獎勵製度,加強國傢中醫藥傳承創新錶彰,建立中醫藥行業錶彰長效機製,註重髮現和推介中青年骨榦人纔和傳承人。各種錶彰獎勵評選曏基層一線和艱苦地區傾斜。
五、促進中醫藥傳承與開放創新髮展

(十四)挖掘和傳承中醫藥寶庫中的精華精髓。

加強典籍研究利用,編撰中華醫藏,製定中醫藥典籍、技術和方藥名録,建立國傢中醫藥古籍和傳統知識數字圖書館,研究製定中醫藥傳統知識保護條例。加快推進活態傳承,完善學術傳承製度,加強名老中醫學術經驗、老藥工傳統技藝傳承,實現數字化、影像化記録。收集篩選民間中醫藥驗方、秘方和技法,建立閤作開髮和利益分享機製。推進中醫藥博物館事業髮展,實施中醫藥文化傳播行動,把中醫藥文化貫穿國民教育始終,中小學進一步豐富中醫藥文化教育,使中醫藥成爲群衆促進健康的文化自覺。
(十五)加快推進中醫藥科研和創新。

圍繞國傢戰略需求及中醫藥重大科學問題,建立多學科融閤的科研平颱。在中醫藥重點領域建設國傢重點實驗室,建立一批國傢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國傢工程研究中心和技術創新中心。在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框架下,研究設立國傢中醫藥科技研髮專項、關鍵技術裝備重大專項和國際大科學計劃,深化基礎理論、診療規律、作用機理研究和詮釋,開展防治重大、難治、罕見疾病和新髮突髮傳染病等臨床研究,加快中藥新藥創製研究,研髮一批先進的中醫器械和中藥製藥設備。支持鼓勵兒童用中成藥創新研髮。研究實施科技創新工程。支持企業、醫療機構、高等學校、科研機構等協衕創新,以産業鏈、服務鏈佈局創新鏈,完善中醫藥産學研一體化創新模式。加強中醫藥産業知識産權保護和運用。健全賦予中醫藥科研機構和人員更大自主權的管理製度,建立知識産權和科技成果轉化權益保障機製。改革完善中醫藥科研組織、驗收和評價體繫,避免簡單套用相關科研評價方法。突齣中醫藥特點和髮展需求,建立科技主管部門與中醫藥主管部門協衕聯動的中醫藥科研規劃和管理機製。
(十六)推動中醫藥開放髮展。

將中醫藥納入構建人類命運共衕體和“一帶一路”國際閤作重要內容,實施中醫藥國際閤作專項。推動中醫中藥國際標準製定,積極蔘與國際傳統醫學相關規則製定。推動中醫藥文化海外傳播。大力髮展中醫藥服務貿易。鼓勵社會力量建設一批高質量中醫藥海外中心、國際閤作基地和服務齣口基地。研究推動現有中藥交易平颱穩步開展國際交易。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高地。加強與颱灣地區中醫藥交流閤作,促進兩岸中醫藥融閤髮展。
六、改革完善中醫藥管理體製機製

(十七)完善中醫藥價格和醫保政策。

以臨床價值爲導曏,以中醫優勢服務、特色服務爲重點,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醫療服務價格形成機製。醫療服務價格調整時重點考慮中醫等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醫療服務價格。健全符閤中醫藥特點的醫保支付方式。完善與國際疾病分類相銜接的中醫病證分類等編碼體繫。分批遴選中醫優勢明顯、治療路徑清晰、費用明確的病種實施按病種付費,閤理確定付費標準。通過對部分慢性病病種等實行按人頭付費、完善相關技術規範等方式,鼓勵引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適宜的中醫藥服務。及時將符閤條件的中醫醫療機構納入醫保定點醫療機構。積極將適宜的中醫醫療服務項目和中藥按規定納入醫保範圍。鼓勵商業保險機構開髮中醫治未病等保險産品。研究取消中藥飲片加成相關工作。
(十八)完善投入保障機製。

建立持續穩定的中醫藥髮展多元投入機製,在衛生健康投入中統籌安排中醫藥事業髮展經費併加大支持力度。加大對中醫藥事業髮展投資力度,改善中醫醫院辦院條件,擴大優質服務供給。切實保障公立中醫醫院投入責任落實。鼓勵地方設立政府引導、社會資本蔘與、市場化運作的中醫藥髮展基金。引導商業保險機構投資中醫藥服務産業。
(十九)健全中醫藥管理體製。

完善中醫藥工作跨部門協調機製,強化國務院中醫藥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統籌職能,協調做好中藥髮展規劃、標準製定、質量管理等工作,促進中醫中藥協調髮展。各級衛生健康、藥品監督管理等各相關部門要堅持中西醫併重,製定實施中醫藥相關政策措施要充分聽取併吸納中醫藥主管部門意見。完善中醫藥服務監管機製。依據中醫藥法有關規定建立健全中醫藥管理體繫,省市縣都要明確承擔中醫藥管理職能的機構,閤理配置人員力量。
(二十)加強組織實施。

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結閤實際製定落實舉措,將本意見實施情況納入黨委和政府績效考核。圍繞以較低費用取得較大健康收益目標,規劃建設一批國傢中醫藥綜閤改革示範區,鼓勵在服務模式、産業髮展、質量監管等方麵先行先試。推動中央主要新聞單位、重點新聞網站等各類媒體加大對中醫藥文化宣傳力度,加強和規範中醫藥防病治病知識傳播普及,營造珍視、熱愛、髮展中醫藥的社會氛圍。
進一步加強軍隊中醫藥工作,大力開展新時代軍事衛勤新型中醫診療裝備研髮和新藥物、新療法挖掘創新工作,持續深化基層部隊中醫藥服務能力提陞工程,提高軍隊中醫藥整體保障水平。
少數民族醫藥是中醫藥的重要組成部分,有關地方可根據本意見,製定和完善促進本地區少數民族醫藥髮展的相關政策舉措。

發錶評論
評論通過審核後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