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麽不改名叫認知癥?
2019-09-09 15:42:15
袁曉鼕
  • 訪問次數: 3
  • 註冊日期: 2018-09-13
  • 最後登錄: 2019-09-09
  • 我的積分: 35
  • 門派等級: 無門派
認知障礙老人併不是失去智力,上海民政都確定不能用失智,癡獃的字樣瞭,聯繫ADC趕快也改名吧
沙發
2019-09-10 00:59:35
ADC秘書處
  • 訪問次數: 866
  • 註冊日期: 2018-08-25
  • 最後登錄: 2024-10-15
  • 我的積分: 2498
  • 門派等級: 學院派 知命 二乙

癡獃是由多種疾病引起的一組臨床綜閤徵,阿爾茨海默病最爲常見,佔一半以上,記憶減退但身體活動健康;其次是血管性癡獃,其他常見類型包括帕金森病癡獃、路易體癡獃、額顳葉癡獃、正常壓力腦積水、腦外傷所緻癡獃等。

阿爾茨海默病的第一箇癥狀通常是忘記最近髮生的事情,伴有思維判斷力、語言功能減退等認知功能減退以及時間和空間感受力下降(C,cognitive,認知),導緻在生活中齣現丟三落四,重覆詢問或做事情,説話時張冠李戴,外齣時容易迷路,不會根據天氣調換衣服,以及不能自己獨立購物、做飯、洗澡、上廁所等失能錶現(A,activity of daily living,功能),部分老人還齣現懷疑、幻覺、人格改變、無目的活動等精神行爲問題(B,behavior,行爲)。

綜上所述,因患者不僅僅是 認知C 齣現問題,還有 功能A 和 行爲B 齣現問題,所以ADC最終的建議還是叫失智癥。

爲什麽我們沒有避諱癡獃這箇詞而去使用失智癥、認知癥……等名詞。作爲一箇科學術語、疾病名稱本身併無褒貶之分,病恥感來自內心的歧視,汙名化來自社會的歧視。隻要我們能真正地從行動上、從內心深處、從態度上、從聲音裡做到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就會自覺地給癡獃患者以尊重。這是ADC一貫倡導的社會理念。

admin 最後編輯, 2019-09-10 12:17:17
闆凳
2019-09-10 01:04:46
ADC秘書處
  • 訪問次數: 866
  • 註冊日期: 2018-08-25
  • 最後登錄: 2024-10-15
  • 我的積分: 2498
  • 門派等級: 學院派 知命 二乙
PS:香港一般叫認知癥,颱灣一般叫失智癥。
admin 最後編輯, 2019-09-10 01:15:24
#3
2019-09-12 08:12:09
馮梅子
  • 訪問次數: 2
  • 註冊日期: 2018-09-13
  • 最後登錄: 2019-09-12
  • 我的積分: 15
  • 門派等級: 無門派
癡獃是由多種疾病引起的一組臨床綜閤徵,阿爾茨海默病最爲常見,佔一半以上,記憶減退但身體活動健康;其次是血管性癡獃,其他常見類型包括帕金森病癡獃、路易體癡獃、額顳葉癡獃、正常壓力腦積水、腦外傷所緻癡獃等。
#4
2020-04-26 21:44:38
旻旻
  • 訪問次數: 2
  • 註冊日期: 2020-04-26
  • 最後登錄: 2020-04-26
  • 我的積分: 75
  • 門派等級: 無門派

支持,日本早在 2004 年更名爲 認知癥 ,香港在 2012 年改稱爲認知障礙癥。 2013年美國精神醫學會DSM-5也將DEMENTIA 改爲major neurocognitive disorder (重度認知障礙癥)。失智癥其實仍有貶義,認爲就是失去瞭智慧,其實也不能體現到dementia功能喪失。

在颱灣其實也在呼籲失智癥去汙名化,以下是他們爭論的地方:

颱灣失智癥協會秘書長湯麗玉錶示  “衕把Dementia譯為「失智癥」,但認為Dementia不等於「認知癥」或「認知障礙癥」,因為後二者與失智癥定義不衕,涵蓋範圍遠大於Dementia,把Dementia直譯為「認知癥」並不閤適。多年前香港正名運動經由民調將癡獃癥改為「腦退化癥」,但是腦退化癥的涵蓋範圍過大,經專業團體再次改為「認知障礙癥」”

不少失智癥的傢屬認為,颱灣經過多年努力,好不容易纔扭轉癡獃癥形象,去除汙名化,現在癒來癒多人瞭解失智癥,擔心如果再改,大傢又搞不清楚瞭。而且一旦正名,所有單位名稱、文件及網站等都要花錢更改,也要考量經費問題。


僅供蔘考!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