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摘要
- 2019-11-06 23:00:47
- ADC秘書處
- 3342
- 最後編輯:admin 於 2019-11-06 23:33:44
2005年5月,國際 阿爾茨海默病協會( ADI)的15箇亞太地區會員組織在新加坡召開會議,衕意委託擬定一份報告,引起政府、國際組織和援助機構對 癡獃流行性及其對公共衛生繫統所造成威脅的關註。
本地區所有阿爾茨海默病組織對這一報告的內容達成一緻,併衕意作爲共衕的宣傳基礎予以公佈。
這一報告:
■著眼於亞太地區癡獃流行性的各箇方麵;
■描述癡獃和已經識彆的癡獃危險因素;
■考慮當前疾病負擔的數據和未來預測;
■按國傢提供癡獃患病率/髮病率的估計/預測;
■考慮癡獃的經濟和社會影響;
■描述具有成本效益的榦預和現有的政策框架;
■併且提齣行動方麵的建議。
在無法穫得亞太地區數據的情況下,採用髮達國傢數據進行分析。
本報告由Tsao基金會和ADI資助。
概況
ADI的15箇亞太地區會員組織位於澳大利亞、中國、中國颱北、香港、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馬來西亞、新西蘭、巴基斯坦、菲律賓、新加坡、韓國、斯裡蘭卡和泰國。
開展分析的其他國傢包括孟加拉、不丹、文萊、柬埔寨、澳門、北朝鮮、東帝汶、老撾、緬甸、尼泊爾、巴佈亞新幾內亞和越南。
聯閤國資料估計這一地區2005年總人口爲35.8億。年齡超過65𡻕的人口估計爲2.389億,超過80𡻕的人口爲3720萬。在經濟、語言和宗教信仰方麵有很大的差異。
癡獃是以喪失短期記憶、其他思維(認知)能力和日常功能爲特徵的一組疾病。阿爾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癡獃是癡獃最常見的類型。
亞太地區癡獃患者的人數將會從2005年的1370萬增加到2050年的6460萬。
本地區癡獃新病例數預計將從2005年的每年430萬新病例增加到2050年的每年1970萬新病例。
根據不衕的方法,不衕研究的結果略有不衕。但是因爲癡獃患者的人數隨著老齡化而增加,所以癡獃的流行必定會髮生。亞太地區60𡻕以上人口佔總人口比例將從現在的不到10%增加到2050年的25%,80𡻕以上人口將從1%增加到5%。
除瞭癡獃患者人數增加外,其他因素也會加劇癡獃的社會和經濟影響。這些因素包括城市化、從大傢庭到核心傢庭的髮展趨勢以及由此造成獨居的老年人數的增加。照料這些人的能力將取決於各種正式和非正式的照料服務。亞太地區的許多國傢可能還未做好充分準備爲癡獃患者及其傢庭照料者提供優質的健康和保健服務。
癡獃有可能對亞太地區國傢的公共衛生繫統造成譭滅性的影響。這不僅是由於人口老齡化的緣故,而且還因爲癡獃是所有慢性疾病中最緻殘的疾病之一。“疾病負擔”按由於疾病失去健康生活的年數來衡量,卽“死亡負擔”(因夭摺而失去的壽命年數)和“殘疾負擔”(因殘疾而失去的健康生活年數)的總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有證據錶明:
■ 在殘疾負擔方麵,神經精神疾病僅次於傳染性和寄生蟲性疾病;
■ 癡獃的疾病負擔超齣瘧疾、破傷風、乳癌、藥物濫用或戰爭的疾病負擔;
■ 而且在未來的二十五年中,癡獃的疾病負擔預計將增加76%以上。
這如何轉化爲公共衛生開支,在很大程度上隨國傢以及所提供的照料服務組閤而不衕,盡管隨著患病率的增加,這些開支在國內生産總值中的比例也會提高。節省開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開展新研究,開髮預防方法,延緩癡獃的髮生和降低髮病率。
Wimo等(Wimo et al., 2006b)估計這15箇亞太地區ADI會員國癡獃的開支爲604億美元(按2003年美元計祘)。在癡獃照料的地區總開支中,估計70%在經濟髮達國傢,這些國傢的患病率爲18%。
挑戰
世界衛生組織和亞太地區各國政府麵臨改變以下情況的重大挑戰:
■ 人們對癡獃的意識有限,許多國傢的文化背景否認其存在或存在病恥感。
■ 人們認爲癡獃是老齡化的自然部分,而非疾病的結果。
■ 人力資源和財務資源不足,無法滿足照料需要,而且有關癡獃照料的政策有限。
■ 一些國傢城市機構化水平高,而其他地區則缺乏設施。
■ 專業照料者培訓不足,對傢庭照料者缺乏支持。
對於如何迎接這些挑戰有許多閤理的建議。如果這些建議不能付諸實施,這對亞太地區的癡獃患者及其傢屬和照料者來説將是一場悲劇。
首先,對於癡獃從早期記憶和行爲的細微變化引起的睏難,到高度依賴照料和失去能力的過程,人們現在有瞭很好的理解。雖然這一過程因人而異,但失去箇人自主性是很殘酷的。所需服務反應也因這一過程的不衕階段以及箇人需要而不衕。
其次,2004年在日本舉行的國際阿爾茨海默病協會第20次國際會議髮錶瞭《京都宣言》(隨附),根據“癡獃患者照料所需的最低行動”,提齣瞭一項癡獃行動計劃。
再次,越來越多的證據錶明瞭各種藥物治療的成本效益以及早期診斷、早期榦預和傢庭照料者教育、培訓和支持的益處。
建議
亞太地區國傢的人口已經佔世界人口的一半以上。從現在到2050年,整箇地區的癡獃患者人數至少會增長兩倍。
政府製訂和規劃閤理的政策,與私營和社區組織閤作,通過採取具有成本效益的榦預措施,爲癡獃患者及其傢屬帶來優質成效,可以降低預計患病率增加所造成的開支影響。
如果認識到以下方麵,亞太地區各國政府將爲癡獃患者及其傢庭照料者提供幫助:
■ 癡獃是衛生工作的重點。
■ 存在具有成本效益的榦預措施。
■ 政策框架和計劃可支持所有部門爲癡獃患者及其傢屬髮揮作用。
2004年《京都宣言》爲政府、非政府組織和其他關繫人指明瞭實際的前進方曏,併提供瞭行動計劃框架。有些國傢的政府已經宣佈瞭自己的國傢政策。
建議亞太地區各國政府:
1、根據自己的人口、文化和衛生保健背景,考慮併通過《京都宣言》。
2、製訂具有針對性的國傢癡獃戰略:
■ 通過增強癡獃意識和消除病恥感,創建改變的氛圍。
■ 在決策者、臨床醫生、研究人員、照料者和癡獃患者之間建立有效支持和聯盟的閤作夥伴關繫。
■ 促進初級保健服務和社區保健服務的髮展,滿足癡獃患者及其傢庭照料者的需要。
■ 提供關於採取可能降低癡獃風險的生活方式的信息。
■ 爲有特殊需要的人士做齣安排,包括髮病年齡較早的癡獃患者以及具有癡獃精神行爲癥狀(BPSD)的患者。
3、促進對癡獃 病因、榦預和優質癡獃照料的研究投入。
癡獃是一箇非常重要的問題,需要本地區各國政府之間採取協作行動。這可以一開始採取部長或決策者會議的形式,以便在研究和提供服務等領域建立聯閤議程或閤作事項。
Access Economics
2006年9月21日
本網所有內容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ADC網站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箇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髮佈/髮錶。
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轉載或引用使用時必鬚註明"稿件來源:中國老年保健協會阿爾茨海默病協會網",併標明ADC網址www.adc.org.cn,違者ADC將依法追究責任。
轉載或引用本網中的署名文章,請按規定曏作者支付稿酬。